正版dvd碟片(请问正版的DVD光盘,为什么不能复制到电脑里面用呢)

正版dvd碟片(请问正版的DVD光盘,为什么不能复制到电脑里面用呢)

本文目录请问正版的DVD光盘,为什么不能复制到电脑里面用呢买的时候怎样辨别正版DVD碟呢一张正品dvd影碟可以保存多久以及怎样保存正版DVD和盗版DVD碟片的寿命是多久请问正版的DVD光盘,为什么不能复制到电脑里面用呢不能复制那是因为有版权的,你试试以下方法:方法一:所需软件POWERDVD、EasyDVDShrink和NERO。首先将要复制的DVD用POWERDVD打开放映一小段,目的是用来解锁,我们知道正版的DVD为了防止被复制是锁码的,这样我们先放映一小段,就相当于给光盘解锁了,然后关掉POWERDVD。之后我们可用EasyDVDShrink将文件复制到硬盘,再用NERO将文件制作成DVD视频文件就可以了,这样刻出的DVD经过测试能够在DVD机上放映!方法二:使用“酒精120”这个软件看到上方那个镜像制作向导,点击一下,选择来源光驱,接下来就选择iso目录,然后就用NERO刻录镜象就可以了。

买的时候怎样辨别正版DVD碟呢真假? 正版还是盗版吧! 怎么区别正版盗版:看光盘内圈数局面是否有ifpi码,此码为光盘流水线的身份证编号,盗版碟都是没有这个码(用的地下流水线)或者烫码(用的正版线但是偷偷压得盗版片),。盗版作的样子再像正版,那个ifpi码是不可能有的。本条辨认规则适合所有光盘制品,比如CD,VCD,DVD,游戏光盘,软件光盘等等。 正版入门之:正版片基之“IFPI”! 一. 什么是IFPI码 IFPI码,原称SID码(Source Identification Code),是IFPI组织为了防盗版而引入的一套规范程序,它是用来识别光盘制作源和复制源的业界标准。一般的正版CD和高密度光盘,包括DVD,SACD在碟片上都刻有此码。 二. IFPI码详解 IFPI码的基本格式是由“IFPI“和四个或者五个字符组成。这字符包括数字从0到9,以及英文字母从A到Z(除去"I","O",S","Q")中的任意一个。这种表示类似于32位进制。 IFPI码包括两种:母盘SID码和模具SID码 母盘SID码 (Mastering SID Code) 每个Mastering SID Code都由“IFPI”和四个或五个字符组成。起始字符为"L"。每个厂商通过申请,将被分配到一批连号的Mastering SID Code(包括全部字符)。而每一个Mastering SID Code就对应一个独立的母盘刻录的激光头(LBR)。由于该码是直接设置在激光头的FIRMWARE里的,在母盘生成时,该编码将直接刻录于母盘之上,因此以后所有复制的盘片都将会带有该码,无法去除或者改变。该码是用来鉴别光盘制作源的。 母盘SID码位于盘片内圈数据区导入处,就是银色/金色区域内圈的起始处。 对于单面双层(D9)的DVD来说,每一层必须都有Mastering SID Code,而要求至少一层可以清晰可见。 对于单层双面(D10)的DVD来说,每一面要求都有Mastering SID Code。 模具SID码 (Mould SID Code) 每个Mould SID Code都由"IFPI"和四个或五个字符组成。厂商在申请的时候,IFPI组织将只分配前两个字符(假如该码是4个字符)或者前三个字符(假如该码是5个字符)。而后2个字符则由厂商自己分配对应于每一条生产线的模具。由于一个字符可以代表32个模具(10+26-4),用两个字符可以代表最多1024(32x32)个生产线。因此一个厂商可以最多有1024条生产线。该码要求附着在生产线模具上,因此也不易去除或改变。该码是用来鉴别复制源的。 模具SID码位于盘片内圈的塑料片上。按照规格说明,IFPI应为大写,但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盘片并不是大写。 三. 有中国特色的IFPI码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厂商都只有模具SID码,也就是复制单位的SID码。很多市面上的正版也只带有模具SID码,而没有母盘SID码,因为母盘制作时根本就不带Mastering SID码。 请不要再说什么国内的正版CD没这个码,错!!!!都有的,VCD,CD,DVD,盗版商可以伪造出版批文等文件,这个码是不敢出现的。如果盗版出现了这个码,给查到是哪条流水线压的,呵呵,这条线就废了。。。。。这个是盗版最致命的软肋!!!!

一张正品dvd影碟可以保存多久以及怎样保存DVD碟的保存时间与碟商的制作工艺和保存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正常条件下,正版碟理论上是50年,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大约只有30年。市面上的盗版碟据说只有10年左右的保存期。因为DVD碟片的制作工艺比VCD碟片要复杂得多,它是由双片叠压而成。如果制作工艺水平不高,DVD碟片在粘结层容易形成气泡、或被氧化而出现黑圈等,从而使保存期大大缩短,这样的碟保存期可能只有几年的时间。掏碟时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拿到手几个月的碟片已经读不出数据也屡见不鲜。再就是存碟的地方一定要通风干燥,要时常关心它,常拿出来用用,户枢不蠹吗。

正版DVD和盗版DVD碟片的寿命是多久 你好!! 先说说正版碟的寿命: dvd的理论寿命是75年左右,不过遗憾的是只是理论,实际上在工艺良好的情况下为35-》50年左右,盗版的寿命大约从1年-》15年。 dvd的工艺较为复杂,由于它的片基薄,记录密度大,对腐蚀更为敏感,d9对工艺要求更高,d10和d18的还有变形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如应力释放和密封腐蚀问题都是渐进式的发生,只有在严格要求的印制厂才能保证质量,延缓寿命。 至于什么开水大法的做法毫无道理。 下面有一篇将dvd制作中的胶水问题(注意:这只是十五道工序中较简单的一道)我的结论是D版看看可以收藏么,最好放在密封、恒温和恒湿的地方,以延长盗版的寿命。不过如果是XianKe的工艺还是可以当正版看待的。 随着DVD产品的推出,从事制作与数据压缩的制片厂开始准备软件,而复制生产商则开始购买生产DVD用的设备。尽管一些复制商已订购了生产DVD所需要的大量生产设备,但很多厂商还在对生产DVD用的胶粘剂和设备进行调研。 以前,制造商们一直把“粘结”看做是整个DVD复制过程中的一个细微环节。现在他们才认识到复制工艺中的粘结部分对提高成品率是多么重要。 选择DVD胶 为简化DVD复制用胶的挑选过程,需在生产前问自己下列问题: 生产什么形式的DVD? 生产周期有什么要求? 如何将胶涂敷于基底? 对各种可用胶的认识程度? 同CD一样,盘面翘曲或盘片倾斜偏差对DVD性能有重要影响。目前对两片粘结的0.6mm DVD盘片的限定为径向倾斜±0.7°、切向倾斜±0.3°。可用倾斜度来确定光束偏移量,偏移可能在盘片的压模、粘结/固化过程中或长期保存后引起。在DVD制造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倾斜度。 要确保胶与DVD的基底物质兼容、易于优化并在复制生产线中使用。胶必需满足整个生产周期的要求,而且容易操作和涂敷。它还应保持足够的抗老化能力,尽量减小盘片的性能下降或受到影响。 紫外线光固胶 DVD复制用自由基紫外线光固胶是从CD胶发展而来,大多数DVD光固胶是自由基型,采用丙烯酸类(丙烯酸盐)物质。这些自由基系统含有单体和低聚物,具有可变性。 这种胶的成分中具有光引发剂,可使光固胶与紫外线或可见光发生反应。从某个相配光源发出的光线使光引发剂分解成活性物质(自由基),这些物质引起系统中的单体和低聚物迅速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交叉、稳定的聚合物。只要去掉光源就可以中止聚合反应。光固DVD胶通常采用可与紫外线和可见光都发生反应的光引发剂来增强其通用性。 胶的涂敷 自由基紫外线光固胶在涂敷和处理单层和双层格式的盘片时是通用的,可通过改变胶的成分,来适应DVD复制中所需的涂敷特性。 a)粘稠度:粘稠度是流体阻力的量度标准,由活动流体层之间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度之比来表示。可通过改变单体和低聚物的成分来设计粘稠度, 以适应特定应用的要求, 如旋转涂敷、丝网印刷或毛细管流动(capillary flow)。 b)表面张力(润湿性):DVD胶的粘结强度取决于其对基底表面的润湿性和亲和性,对于给定表面张力的胶,润湿性取决于基底的表面能和胶的粘稠度,表面污染物也反过来对润湿性造成不利影响。胶的表面能与材料(铝或聚碳酸脂)之间的关系是接触角度的直接函数,胶只有在其表面能等于或低于基底的表面能时,才能充分地浸润基底表面。自由基光固胶的表面能临界值通常为30~47mN/m。 c)无气泡:两个0.6mm盘片之间的胶中形成的气泡通常是在涂敷期间产生的。可对胶进行“除气”以避免气泡产生。在粘结DVD-5和DVD-10格式的盘片时,可以不必考虑气泡的形成,因为气泡不会影响DVD性能。而对双层DVD盘片来讲(DVD-9和DVD-17),激光必须能够穿过胶层而读取第二张盘片,因此这种格式的DVD要想正常运行,粘结层里就一定不能有气泡。旋转涂敷、毛细管流动和丝网印刷都可以确保DVD粘接不带气泡。 d)可回收:“可回收”这个词在旋转涂敷紫外线光固胶或各种自由基光固胶时才会用到,可回收性即是将盘片旋出的过量胶回收并循环回涂敷系统,从而减少浪费和降低成本。 胶的固化 要为DVD复制设计一个成功的光固化工艺,必须考虑三个主要因素,它们会影响DVD胶的选择和复制过程的整体效率。这些因素是: 光源(光谱输出和光照强度) 基底的光传输特性(比如0.6mm盘片) 所需固化特性(完全固化、周边固化和固化速度) 决定某种光源固化DVD胶速度和效率的两个最重要特性是光谱输出和强度。 光谱输出和光照强度 光谱输出是指在光源发射的波长范围内,每个波长的光强度。为了最有效地进行固化,必须使这个输出特性曲线与胶中光引发剂的吸收特性曲线相匹配。光谱输出决定一个光源是否适合用于DVD复制,以及该光源固化胶的效率。光源(灯)的设计和灯泡内部材料的改变(称为掺杂),可改变不同波长光的发射强度,形成不同的光谱输出特性曲线。显示了对DVD光固胶起重要作用的主要吸收区域。光照强度是指在整个电磁频谱范围内总的光照输出。它会影响DVD光固胶的固化率。 在DVD复制过程中,重要的是确定主要吸收区域,以便达到胶的最佳固化效果。 用于DVD粘结的两种最常用的紫外线光源是中压水银蒸汽灯(水银弧光灯)和无电极水银蒸汽灯。这些灯的设计综合考虑了固化效率、设计的通用性和适中的成本。可在典型的紫外线光引发剂吸收的波长区域内射出强光。 在固化过程中使用中压水银蒸汽灯,它能在紫外线光引发剂吸收的波长区域内发射出强光。 为达到最佳固化效果,必须将光源的光谱输出与光固化DVD胶内光引发剂的吸收特性相匹配,可根据胶的化学特性选择光源来达到这一点。不同的光引发剂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光源在光引发剂所吸收的波长上射出的光强度越大,固化效率就越高。虽然通常几种光源对于同一产品有一定程度的固化效率,但某一种光源可以增强所需的特殊性能,如表面固化或固化深度。如果无法进行线上光谱测量,可以用制造商提供的光源光谱输出图。 盘片光传输特性 DVD粘结应用要求光线穿透盘片的基底,因此基底的光传输特性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基底看似透明,但它实际上阻挡了紫外线固化所需的光线。DVD光固胶内含有吸收紫外线-V波段光线的光引发剂,利用这种粘结剂可在透明紫外线滤光聚碳酸脂基底、丝网印刷聚碳酸脂盘片和铝溅射镀膜聚碳酸脂盘片上取得最佳固化效果。在确定DVD光固胶之前,应测量DVD基底在生产环境下的光传输特性。利用带探头的辐射计,可以探测260nm、365nm和400nm的光线,然后决定是需要紫外线还是可见光进行固化。对于0.6mm盘片,将探头放于盘片下面, 将盘片暴露于光照下,测量每个带宽的光强度。 由于透明的基底实际上能阻挡紫外线固化所需的光线,因此考虑基底的光传输特性是必要的。 采用中压水银蒸汽灯和配有“V”灯泡的无电极水银灯时,Optical Grade聚碳酸脂、铝溅射镀膜聚碳酸脂和丝网印刷聚碳酸脂的滤光特性。 固化速度 DVD胶的固化速度取决于胶的成分及其光照特性(强度与光谱输出),减少DVD胶上光照的任何因素都会降低固化速度。如果为提高生产率而加快处理速度,那么会因为光照时间减少而造成不完全固化。另外, 在粘结的0.6mm盘片上产生过高的热量,会造成径向和切向倾斜,最终也会降低成品率。过量照射也会降低对DVD基底的粘结性。 一旦经测量确定了DVD粘结过程的固化条件后,应对所有的参数作严密监控,以确保稳定的高成品率。 环境标准 DVD的使用环境条件比CD和LD都苛刻,a)在70℃/50%RH下96小时后强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b)在80℃/95%RH下96小时后强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激光盘和磁光盘主要用在稳定的环境中,如家庭或办公室’而DVD由于体积小和用户多,会用于更为广泛的环境条件下,如在汽车里。用于DVD复制的胶必须能保持DVD盘片的平整、与DVD基底的粘合,并且不能“攻击”或影响已粘结DVD的PI错误率,尤其是经过环境老化以后。显示了一种DVD光固胶在70℃/50%RH和80℃/95%RH下,经过96小时老化后的强度保持百分率。虽然对于已粘结的DVD,存储标准是70℃/50%RH’ 但 80℃/95%RH也逐渐成为业界选用的指标。胶一旦固化(变硬)后,便形成一种具有高粘着强度的半柔性材料,对各种DVD基底都有一定的粘合性和良好的环境抵抗特性,使其非常适用于DVD粘结工艺。 二: 盗版碟的寿命很难讲,因为它的加工工艺很不稳定,一个盗版商和另一个盗版商的工艺流程有很大区别,所以不能轻易断定盗版碟的寿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啦,绝对不会长于版碟啦. 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