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1.0版本的应用商店截图
1月14日,最大的一个版本更新(版本号1.1.0,从版本号看,很可能是有预期的重要功能),吱呀从之前的私密1v1配对的声音tinder改变,核心玩法从单人连麦变成了派对聊天室(国内近年做过类似的功能的有唔哩星球、Uki),正是从这版本开始,吱呀迅速流行(从榜单数据看,吱呀之前在总榜500位,社交榜30位开外,这个版本后窜入总榜100,社交榜前10,吱呀应该是从这个版本改善了短期留存);
1月14日1.1.0版本的应用商店截图
1月19日,迭代了一个小版本,单周更新,并非双周迭代周期,猜测是短期内快速增长,需要做一些后台并发的代码优化等。
负责吱呀这个项目的团队最初并不是针对吱呀这个项目来做的,大概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做了大概数十款尝试,最后确定了吱呀这个方向,目前的迭代应该是较为接近终极规划的版本。
融资信息
目前吱呀是荔支全资子公司,荔支也就是荔枝FM的母公司;
关于荔枝FM披露的融资情况(数据源 IT桔子):
荔枝FM的融资情况
核心创始人背景
目前了解到的细节是,赖奕龙和丁宁应该都不是吱呀团队的实际业务主导,团队主导的是来自原荔枝FM产品负责人,副总裁阿one(李泽隆)。
阿one是跟着荔枝老板Marco从荔枝早期一起创业干起来的,没有大厂背景,也并非清北毕业的高材生。但草根出身不等于没有产品才华,跟着荔枝一路创业过来的过程中,在困难的局面也坚持过来。当时在做荔枝FM的时候,其实荔枝FM是比较早吃螃蟹的人,移动端的FM类独立产品基本没有,实际上能够参考的产品是很少的,当时阿one所在的产品团队,基本等于在没什么参考的前提下,从0到1造了个新的产品类型出来。由此可见,这个产品团队是比较擅长在一次次实验中,总结经验,做出点点睛之笔的。
产品特点
吱呀的功能足够简单,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展示-匹配」。这个结构是非常经典的tinder模式结构,当然最初的吱呀没有火,直到提供了聊天室组件,才开始“火”(我的猜测是一开始的留存还不足以达到用力推广的状态,应该是聊天室组件上线之后,极大的改善了短期留存数据,进而有了大力推广的价值)。
吱呀展示-匹配的核心逻辑
如果说之前提供1v1模式的吱呀是声音版的tinder的话,提供了连麦房的吱呀就是声音版的discord。聊天室功能极大的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乐趣,丰富了互动的内容与可能性。并且能够初步结网。
吱呀的聊天室功能
陌生人社交类的产品一直都是以「展示-匹配」为核心功能,这类功能非常类似线下的酒吧,用户能够在短期内在酒吧结识陌生人,但是当新鲜感过去,就很难长期在一个酒吧出没。通过经验,过去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在6个月左右就会开始产生留存断崖,能够留到超过6个月的用户是非常少的。
但是聊天室可以被视作一个QQ群的声音版,这个功能有很大概率能改善用户的留存表现。
吱呀的一个特征是非常年轻化。用卡通化的头像,采用年轻人才看得懂的词汇描述声音测试,很明显,吱呀只希望服务年轻用户。年轻用户有什么特征呢?他们的社交网络还不成形,他们有更强烈的荷尔蒙冲动,他们接触陌生人的欲望更明显。
用户使用情况
按照App Store排行榜来看,吱呀自1月14日后数据激增,iOS单端日增用户峰值期间应该能达到10万左右,考虑到Android端,双端日增应该在30万左右。我个人预判目前吱呀的总DAU应该在70-150万之间(下架前)。而且考虑到连麦类产品的特性,用户使用时长应该不会太短,如果出现了45min-90min之间的状况也都属于正常的表现。
吱呀Apple Store应用排名
投放情况
根据App Growing数据,吱呀的投放集中在今日头条和头条穿山甲平台,文案关键词为陌生人、匿名、找对象、聊天。
吱呀投放图片
竞争对手
主要竞争对手可以分几类:传统陌生人社交类(探探 soul 陌陌)、连麦聊天室类(包含聊天室和连麦工具)、连麦玩法类(音遇、明星大侦探、微光等以其他玩法为主,连麦为辅助功能)另外由于连麦技术和直播技术底层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很多直播类产品都附带连麦功能,也值得进行研究(快手和yy的直播就有大量连麦场景)
吱呀竞品分析
行业定位
我们把吱呀和其他竞品做一个定位的话,大致的位置处如图示(示意,有些比如Uki、唔哩星球其实和吱呀定位很接近的,因为重叠稍微挪开,自行理解)
吱呀的定位象限
创造的价值
我们正在从4G时代迈向5G时代。两代传输技术的代际差距主要体现在速度上与延迟上。5G的极低延迟的表现特性,能够极好的支持更复杂的多媒体互动的场景。比如过去我们用的直播和语音,实际上为了降低延迟,技术上和产品设计上做了很多一般用户并不会太注意到的细节,来防止过高的并发与延迟的产生。但是当5G来临的时候,低延迟的高频多媒体互动一定会成为更广泛的交互场景。
如果我们以这个为前提,就不难发现,实际上连麦作为最基础的表现形式,正在成为新一代的“社交”或者与社交相关的产品的主要交互行为之一,这可能是未来3-5年的移动服务战场的一盏新的星火,成为在巨头丛生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夹缝求生的创业者全新的逃逸路径。
TIPS
荔枝18年1月有场品牌升级发布会,整个品牌升级产品明从“荔枝FM”改为“荔枝”slogan从“人人都是主播”改成“用声音在一起”。应该也就是那之后,荔枝开始从直播向社交迈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